在最近召開的全國人大記者會上,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進一步明確了金融改革的路徑和方向仍然是市場化和法治化。這意味著未來資本市場將逐漸趨于規范化、專業化發展,依靠市場炒作、內幕交易等方式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企業不如自力更生,先集中精力做好企業經營,為企業未來謀取更多生機。 新三板的建立只是國家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一個渠道,雖為眾多中小微企業謀求發展資金提供的一個途徑和平臺,但是嚴苛的交易規則設計卻將大量非專業的個人投資者拒之門外,因此,能否得到獲得融資,還是取決于市場自身對企業價值的認可。 期望能在新三板這個資本平臺實現融資夢想的零部件企業恐怕要失望了。幾年來,這個取消了對企業盈利和行業屬性等門檻要求不斷擴容的資本市場,目前已經容納了6000多家中小企業,但幾年下來,他們中的大部分企業除了因上市帶來的地方政策的紅利補貼兌現外,真正實實在在得到投資者支持的企業寥寥無幾。 說到底新三板的建立只是國家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一個渠道,也為眾多中小微企業謀求發展資金提供的一個途徑和平臺。嚴苛的交易規則設計,將大量非專業的個人投資者拒之門外,而券商和投資方對具有獨特盈利模式或創新型小微企業的推崇,都決定了這必然是一個寬進嚴出的資本平臺,在這個市場中的企業能否上市,能否掛牌,能否融投資,交易是否活躍,也將更多地取決于市場自身對企業價值的認可。 筆者粗略統計了一下,除了部分具有新能源汽車概念的零部件企業,大部分在新三板上市的零部件企業仍只是傳統的機械制造企業。在挑剔的投資者眼里,他們既缺乏成長性又不具有高回報的資本吸引力??梢韵胍?在新三板擴容步伐放緩、轉板無望、板內各方交易活躍度低迷的現實情況下,企業想融到發展資金的機會將更加渺茫。 但筆者認為,其實已經身在其中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也沒有必要怨天尤人。要認識到上市并不是企業發展的惟一選擇。反而不如以此為契機,適應、熟悉并接受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梳理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有針對性地調整企業產品、市場發展方向,改善管理制度,提高運營效率,增強自身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今年的新三板市場將集中精力做好這一市場的制度建設。但有一點毋庸置疑,未來的新三板市場,絕不會成為平庸企業的“救命稻草”。已經身在其中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若想贏得資本青睞,起碼要改變“平庸”的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