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傳感器網訊:沒有傳感器技術就沒有現代汽車,已成為汽車業內的共識。面對微型化、智能化、非接觸測量和MEAS傳感技術,逐步取代傳統的機械式、應變片式、滑動電位器等傳感技術的大趨勢,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一直都在加大研發投入和產品布局。 汽車上的傳感器是作為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信息源,是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關鍵部件,也是汽車電子技術領域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近幾年,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傳感器產業進一步向著生產規?;?、專業化和自動化方發展,并隨著新型敏感材料的加速開發和各種新技術的綜合運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相關行業專家表示,當前汽車處于輔助智能化、部分智能化、完全智能化的轉型期,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必須要在輔助駕駛和智能駕駛上有所作為。博世、大陸、法雷奧、英飛凌、德爾福等外資零部件企業早已搶占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系統(ADAS)技術制高點,特別是在傳感器的市場布局上,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大陸集團計劃實現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三步驟:到2016年實現部分自動駕駛,比如汽車需要監控系統,駕駛員需要隨時準備接手駕駛,目標是實現30km/h以內的自動駕駛;到2020年,實現高度自動駕駛,不需要監控系統,但駕駛員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接手駕駛;到2025年,要完全自動駕駛,不需要監控系統,駕駛員也無需要接手駕駛。其實這也代表大部分外資零部件企業的判斷。 博世管理委員會成員Dirk Hoheisel表示,如果法律和保險等問題能夠被解決,則到2020年汽車就可以實現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巴黎銀行分析師認為,2020年全球半自動駕駛的汽車銷量可達到870萬輛,到2025年將增至2,270萬輛。 “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需要可靠的傳感器、安全的車輛數據、復雜的系統構架、安全模擬及法規等各方面都俱備。”博世董事會成員DirkHoheisel如此認為。近幾年內,實現自動駕駛還有很多技術需要突破,但讓ADAS的更多功能盡快在汽車上實現,達到更安全、更智能的汽車駕駛,這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對此,外資企業開始加緊研發ADAS傳感器。ADAS系統需要很多傳感器以及更強有力的微處理器,英飛凌在這方面已經研發出很多長途和短途的雷達,包括多核單片機Aurix,它可以提供更強的信息處理及相關解決方案。 
汽車傳感器是零件商的兵家重地 1 2 3 下一頁> 進入首頁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
|